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- 行业资讯 - 512GBSATA还是256GBNVME镁光M600M2512G固态 行业资讯

512GBSATA还是256GBNVME镁光M600M2512G固态

2024-12-05 行业资讯 0人已围观

简介512GBSATA还是256GBNVME?——镁光M600M2512G固态 前言 前两天蘑菇自己装了一台台式机,这两天可是为这台电脑操碎了心,这两天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,听我慢慢跟你讲,今天先来讲讲固态 之前我一直在纠结,到底是买512GB的镁光M600,还是买256GB的三星sm961。前者容量大,MLC颗粒,马牌主控,512MB大缓存,蘑菇手里有一块256GB的,用了好几年,啥事没有

512GBSATA还是256GBNVME?——镁光M600M2512G固态

前言

前两天蘑菇自己装了一台台式机,这两天可是为这台电脑操碎了心,这两天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,听我慢慢跟你讲,今天先来讲讲固态

之前我一直在纠结,到底是买512GB的镁光M600,还是买256GB的三星sm961。前者容量大,MLC颗粒,马牌主控,512MB大缓存,蘑菇手里有一块256GB的,用了好几年,啥事没有,打开镁光自带软件的momentum cache功能,使用内存加速固态,4K性能爆表的同时,还能延长固态的寿命;后者容量小,也是MLC颗粒,三星自家主控,NVME协议,持续写入和读取爆表,温度高,也有512MB缓存;价格上,前者比后者贵了一点点,最后由于再三,还是买了镁光M500,毕竟容量大,我又用不到持续读写

开箱

马云家的快递嘛,江浙沪还可以,其他地方的就无语了

保护还是很到位的,一大团泡泡纸,包裹的很整齐

打开之后里面是一块固态,一个螺丝刀和固定螺丝,还有一个翘片……小米笔记本非常热销,马云家的M2固态都被搜刮去装进小米笔记本了,卖家连翘片都作为标配赠送,也是无语……

固态的包装更简单,就用一个静电袋装着就来了,也没有塑料外壳保护一下

外观

M2的固态都差不多,瘦长条,上面有一个贴纸,印着型号和参数。很久之前买过一块M600,固件就是MA01,现在还是MA01,不过这个固件用着没啥问题,还挺稳定的

M600是单面颗粒,背面就是PCB板,啥也没有

尾部有三个电容,应该不具备“掉电保护”,说起这个功能就想笑,前两天还看到一个帖子讲,掉电保护能保护正在运行的一些软件的数据……

触点全新,没有上机痕迹,不错

背面的触点也是全新,同样没有任何痕迹,不错

尾部的固定位置,没有摩擦的痕迹,应该没有被压过

买镁光M600买什么,很大程度上就是买这颗Marvell 88SS9189主控,主控之一吧

配合上镁光自家的512MB的缓存,和自家的512GB的闪存,果然自家能生产颗粒的就是底气足,都是自家产品

安装

先在主板上找到M2位置

将固态斜著插进去

插到底之后按下,然后用螺丝固定,注意,固定的时候注意力度,主板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结实,特别是这种铜柱、小螺丝

然后上CPU、内存,准备测试,别问我机箱、电源哪里去了……都是泪……

处理器也是泪,重新收了一块1700X,之前的1700实在是……

搭建好平台测试下,细心的小伙伴可以看到,电源已经换了,电竞700镀锌线版。机箱也换了,前两天看到一个开车的机箱,外观挺漂亮的,还有灯,应该过两天就到了

接好线之后上电,看到南桥灯亮了,应该没啥大问题了

虽然没有机箱,但是我有开机小能手,螺丝刀,触碰开机

水冷也到了,船长RGB,看着还是很漂亮的

反应堆一样的冷头,很漂亮

测试

装系统,打驱动,先来看看配置,1700X+760,内存16GB,固态512GB,眼尖的小伙伴应该已经看到了,我的win10是10240版本的,比较老,避免不了10分钟一死机的命运。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开了系统升级,然后3、4个小时稳定运行,成功升级到最新版win10,果然win10系统下运行最稳定的就是系统更新了

先看看M600的参数,通电1次,应该是全新

打开AS SSD,右上角双绿,4K没问题,ahci没问题

默认跑下分,911分,分数比较一般

单烤FPU,再跑一下,分数926,也比较一般

烤CPU+FPU,跑分,929分,还是不高,换个方法

下载镁光官方的固态软件,打开Momentum cache功能

随便一跑,8500多分,感觉还是很一般,远不如笔记本上的那块256GB的M600

将测试文件大小从1GB改到10GB,分数更低,只有4k9了

试试Diskmark,1GB文件大小跑分,这个数据还是很好看的

换成10GB文件大小,各项数据均有下降,但是数据依然还可以

再跑一次,分数来到了1w+,这个就比较正常了。但是仔细观察,写入速度平均都略低一点

果断打开设备管理器,找到M600的策略,都勾选上

再测一些,数据爆表,分数来到了1W8

这个固态的温度还是比较不高的,正常用用,开放式环境,温度在36、37℃的样子,长时间使用,温度会提高到45左右

测试文件大小改成10GB,大约5k2左右,日常使用,这个感受就很流畅了

多次跑分,数据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

总结

1、说实话,镁光M600的价格还是很稳定的,之前我买256GB的时候,512GB的M600就在800+,这几年过去了,价格还是800+,可想现在市场上的固态的表现

2、镁光M600,马牌主控、512MB缓存,MLC颗粒,标称300TB的寿命(蘑菇手上正在使用的256GB的M600,通电时间10699,写入总量11.564TB),毫不夸张的说,用到天荒地老?

3、官方固态管理工具,自带内存加速功能,还是比较爽的,在优化和软件的体验上都比较出色,一次打开,之后就不用管了。16GB的内存容量就个人的使用习惯来讲,完全足够了

4、在AMD的平台上,M600的跑分略低,暂时还没有研究透彻AMD的这套系统,不知道南桥驱动和电源管理驱动有多重要,有空尝试下

5、在跑分上,NVME和SATA除了持续读写之外并没有非常大的差距,但是感觉直连CPU的NVME固态肯定不是这么简单,有没有大神可以详细讲讲么?NVME能体验到的优势是什么?除了持续读写之外

谢谢大家!

The End





标签: 科技行业资讯

相关文章